为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局药品价格治理部署,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自2024年12月起启动挂网药品价格专项治理,通过“政策引导+服务创新+数据治理”组合拳,靶向破解价格虚高、市场秩序不规范等痛点,助力医药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守护群众健康权益。
靶向整治高价药,筑牢价格“防火墙”。严格执行国家医保局《全国药品挂网价格一览表复核应用通知》,相继发布《关于对已挂网药品开展价格治理的通知》《关于对黑龙江部分挂网价格过高药品暂停挂网的公告》等文件,以“全国各省挂网价、包装差比、仿制药差比”等7项指标为标尺,要求企业自查自纠并主动降价至全国最低价。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对存在全国最高价、仿制药倒挂、包装倒挂等问题的异常价格药品实施暂停挂网处理,并及时将已降价药品恢复挂网。截至目前药品降价率达24.78%,有效遏制药品价格虚高现象,显著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切实减轻患者用药经济负担。
创新服务机制,打造企业“暖心窗”。秉持“服务优先、效率至上”理念,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配备专业力量,实行首问负责制与限时办结制,实现企业咨询“一次清、一次结”。开展开放日专项服务。联合省医保局、东软公司利用3月8—9日、15—16日四个休息日开设咨询台,接待160余家企业,现场解答400余个问题,政策透明度显著增强。优化办事流程。每日专人审核企业自主降价申请,公示期压缩至1天,降价药品即时恢复挂网。截至目前,702个药品暂停降价后重新挂网,218个“红黄预警”药品“摘标”,同步建立省医保局、平台方联合办公机制,妥善处理企业申诉,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打出信用监管“组合拳”,织密合规“防护网”。与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案件信息共享机制,将法院判决的商业贿赂、围标串标等司法文书作为信用评价核心依据,实施“穿透式”监管。目前已对6家失信企业启动信用评级,倒逼企业合规经营,从源头净化市场环境。
延伸治理触角,破解耗材“价格困局”。自2025年2月28日起,将挂网价格治理范围拓展至医用耗材领域,实施“数据清洗+价格联动”双轨治理,即:对平台581.64万条耗材数据筛查,发现117.88万条重复数据,截至目前已完成99.52万条治理,数据规范性显著提升;同时要求非集采中选耗材价格联动全国最低价,已有26.82万个耗材完成降价,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下一步,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持续强化药品与医用耗材价格治理,建立常态化挂网价格治理机制,通过完善挂网价格机制、深化信用评价应用、打击价格虚高等举措,推动医药价格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切实守护群众“用药钱袋子”与“健康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