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易服务大厅 > 交易信息 > 要素交易服务平台信息 > 科技成果转化

【智慧医疗】20230929001中医远程诊脉系统科技成果转化

【字体:
来源:
日期:2023-12-06
浏览

【智慧医疗】20230929001中医远程诊脉系统科技成果转化

 

一、科技成果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科研成果。主要功能为实现对中医脉诊全过程的记录与再现模拟。系统终端包括病人端与医生端:病人端系统包括外壳、仿生指头、电机固定及驱动、充气垫及充放气机结构、信号线路接口等,能够通过指法采集传感获取患者脉象数据;医生端系统包括软质垫、固定箍、外壳、指头位移传感器、仿生脉搏、仿生组织、托盘固定结构等,能够将系统传输来的患者脉象数据再现模拟为仿生脉搏,以供医生诊脉使用。

二、实物图展示

1.病人端:

 

 

2.医生端:

 

3、系统连接示意图:

 

三、科技成果转化规划路径

该项科技成果在技术层面已不存在阻碍或瓶颈,当前还需从两个方向进一步优化应用层面:一是用户体验优化,主要考虑到不同用户(患者)脉象位置、强弱等存在差异性,需要通过大量用户测试对病人端进行优化,在不失准度的情况下,适应更广泛人群所需。二是脉象复现调试,主要考虑到不同中医诊脉手法、力度、敏感度等存在差异性,需要通过一批中医专家在实测中通过系统诊脉和现场诊脉反复比对调校医生端,以期最大程度上仿真患者脉象,甚至建立形成一套普适性较高的标准。这两方面优化均需要一定量的中医专家、病患参与现场实测与互动,模拟与现实相互印证。在此基础上,该科技成果具备以下应用发展前景:

1.第一阶段,可应用于中医教学实例录制。医生使用该系统为患者诊治,可有效记录并存储患者脉象信息,结合音视频设备录制,可形成中医意义上的“望、闻、问、切”四诊完整信息存储,形成更准确、全面的病例档案。在中医教学时,通过音视频播放设备和医生端设备,可复现患者影音信息和脉象信息,学生(学徒)可反复观摩、诊断,并与案例中原医生的诊治情况相互印证,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时空的言传身教。随着越来越多诊治案例的不断积累,诊治“题库”不断丰富,使大批量培养中医人才成为可能,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能够熟练使用该系统的医生。

2.第二阶段,可应用于网络中医门诊。该系统能够打破地域限制,可实现远程异地问诊。可考虑在中医名家、中医人才较为集中的区域或机构推广普及医生端;以社区、村镇卫生机构为单位推广普及病人端。产品推广使用后,患者只需配备病人端,或就近到社区、村镇卫生机构使用病人端,就能够通过网络医院获得中医专家的诊治。由此中医资源能够在更基层、更广泛地区发挥作用,市场前景广阔。尤其经过第一阶段培养了大量中医人才后,通过实践应用,能够积累更多诊治案例,培养更多中医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3.第三阶段,可应用于AI智能医疗。通过第二阶段积累大量中医诊治案例,条件成熟时,可将大量案例整理后(包括病历信息、脉象信息等)用于训练AI,最终形成AI智能医疗AI智能医疗应用后,由系统分析患者音视频及脉象数据,通过AI计算后给出药方、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如条件具备,最好辅以基层医务人员的协助指导)。可考虑将AI应用于初期、简单病症的及时、快速诊治,或条件较为艰苦的偏远地区。

四、科技成果转化价值

一是经济价值。该项科技成果初期主要应用于中医院校、中医专家教学培训;随着诊治案例的不断积累、中医人才的不断培养,该成果不断得到普及应用,应用时间越长,系统设备及案例数据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二是社会价值。该项科技成果能够打破时空限制,惠及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偏远地区,有效提高就医诊治覆盖面和普惠性,促进中医药行业健康长远发展。三是文化价值。该项科技成果有助于发挥中医优势,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进而加强文化自信。

五、科技成果转化方式

有意向的企业或机构可制定开发应用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投资计划、生产计划、推广应用计划等,发送至电子邮箱:364115946@qq.com。收到后,黑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择优推送至该项科技成果所有权人。

联系电话:0451-85975690